201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 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 最终成果简介

时间:2021年03月17日 10:39 浏览:

项目负责人:张志忠

工作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项目批准号:13&ZD122

项目名称:“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

最终成果形式和名称:专著及论文集11卷

项目组主要成员:王春林、丛新强、樊星、季红真、贺立华、张细珍、王西强、李晓燕、江涛、张相宽、陈晓燕、李楠、张建伟、刘广远、廖四平、宁明、李光贞、喻晓薇、张瑞英、张艳梅、王洪岳、李萌羽、张川平、翟瑞青、李林荣、周显波、周文慧、李杰俊、彭宏、于红珍、程春梅、亚思明、王美春、龙慧萍、赵坤、常凌、齐林泉、肖敏、李彦文、冯雷、王鑫、顾江冰、王朱杰、马婧、雷登辉、马芳芳


201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近期顺利结项。项目执行情况及结项成果简介如下:


一、先后召开和协助、参与组织国内10次学术研讨会,在诸多报纸、网站和人文类期刊上发表会议信息和综述。

1、2013年12月6-8日,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合作召开“莫言:全球化与本土视野”学术研讨会,与会者近百人。这是莫言获奖以来国内首次大型莫言研究学术研讨会。《人民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等刊载会议报道和会议综述。贺绍俊教授在年度文学批评动态综述《让批评更加及物——2013年文艺理论批评述要》中对本次会议予以高度评价(贺绍俊:让批评更加及物-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www.cssn.cn/st/st_wybht/201312/t20131231_933173.shtml  )。本次会议还被载入2013中国文坛大事记。

2、2014年11月1日,在济南由重大项目课题组、山东女子学院学报、山东女子学院科研处合办“女性文化视野下的莫言创作”学术研讨会,中新网、新浪网、凤凰网、山东教育电视台、《中国妇女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女性文化》《山东女子大学学报》等分别报道会议信息和会议综述。

3、2015年11月21日-22日,协助潍坊学院莫言研究中心召开“莫言与新时期文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明确标志为本项目阶段性成果由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4、2016年8月22-26日,组织项目组成员赴山东实地考察,在曲阜参加“莫言与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的揭幕及学术研讨,在高密参观莫言文学馆、红高粱影视基地,并且组织了项目中期检查会议,邀请莫言与会交谈并回答课题组成员的询问。

5、2017年4月14-16日,本项目组部分成员参加潍坊学院主办“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学术研讨会。

6、2017年8月23日-24日上午,项目组召开的“莫言与中国文化自信”学术研讨会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行。会议笔谈2万余字发表于《东方论坛》。

7、2017年10月21-22日,由项目组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合办的“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经验:从鲁迅到莫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新华网、中国作家网、光明网、《中华读书报》《中国文学批评》《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关东学刊》等刊载会议信息、会议综述与会议论文选辑。

8、2018年4月20-22日,“莫言与当代文学批评与理论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浙江金华举行。本次会议由项目组与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暨文艺学研究中心合办。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刊发会议综述。2019年第1期《中国文学批评》刊发以会议论文为主体的莫言研究专辑。

9、2018年11月7-9日,项目组成员赴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参加由项目组首席专家张志忠主持的“莫言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

10、2019年12月8日,本项目组成员参与筹备的“山东大学莫言与国际文学艺术研究中心揭牌暨经典阐释与莫言研究”学术研讨会举行。课题组张志忠任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丛新强任中心主任。《中华读书报》《中国作家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大众日报》等刊发会议报道。


以上这些学术会议,有项目组成员和中外学者参加,进行卓有成效的学术研讨和相互交流,经过重要媒体的传播,扩大本项目影响,也推动莫言与中国文学研究的深化。


二、在海内外面向高校学生和普通读者讲述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

1、项目组张志忠、廖四平和丛新强分别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山东大学开设莫言研究的选修课程。

2、张志忠制作两门网络视频课程,开设莫言研究专题:

2015年录制面向大众的“张志忠讲莫言”微课系列30讲,约400分钟,在国家开放大学“五分钟课程网”播出,反响热烈。其中,在数量达到几百万集微课视频的网课中,《红高粱精神与种的退化》一集长期跻身该网站TOP10,点击观看约30万人次,《<白狗秋千架>:还乡故事的几种讲法》位列文艺类课程好评第一,点击量31000余次;在文艺类好评的排名前60节微课中,本课程占有6节课,达10%(2019.12.11,五分钟课程网 http://www.5minutes.com.cn/  )。

本课程还被全国妇联网站与“五分钟课程网”合作,在“女性学习吧”网站向全国妇女推荐学习。(张志忠讲莫言 - 天津女性终身学习平台 - 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 http://tianjin.womenxiangxue8.com/Course/Course/showAction/id/1506  )

“走进莫言的文学世界”12讲,2学分,在本校运行至第3个学期,2019年秋季在中国大学慕课网站面向高校学生和普通观众公开播出,评分4.6分,https://www.icourse163.org/search.htm?search=%E8%8E%AB%E8%A8%80#/ 

上述两项视频课程都明确标注本项目阶段性成果)。在高教出版社音频网站开设同题课程。在超星网名家讲坛讲授莫言作品导读等。

项目组成员廖四平教授在中国大学慕课网站开设《莫言长篇小说研究》的网课,评分为4.8分,莫言长篇小说研究_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_中国大学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0501BISU013-1207437808?from=study  。在哔哩哔哩开设音频同题课程。


上述慕课在2020年春季学期网课教学中起到积极作用。


三、出版和发表莫言研究论著成果众多。

1、出版标明本项目阶段性成果和项目号的论著10部。

2、发表标注项目阶段性成果和项目号的论文近400篇,包括《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比较文学》《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山东大学学报》《山西大学学报》《中国政法大学学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等重要期刊,其中1篇被《新华文摘》转载,1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选载,7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周显波的项目论文《当熟悉的眼光遭遇渐变陌生的乡土——浅论莫言小说的农民思想本色》荣获第十七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6年10月)。

陈晓燕《莫言小说中的河流叙事》荣获湖北襄阳市第九届(2016—2017年度)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李杰俊的项目论文《浩然的尴尬文学史地位》获山东省第三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9年7月)。


四、积极组织和参与台港及海外的莫言研究活动,推动港台及国际性的莫言研究。

      2019年4月3—7日,项目组牵头组织部分成员张志忠、贺立华、丛新强、王洪岳、张瑞英、李光贞及国内莫言研究学者20余人赴日本进行两场学术交流。参加鹿儿岛大学举办的“东西多元文化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和日本的八十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驻福冈领事馆总领事何振良与会并做了《中国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和中日市场关系》的报告。研讨会开幕式中特设“中国的莫言,东亚的莫言”板块,项目组张志忠、贺立华在大会作主题发言,与会者都在分组会议上发表论文。在东京驹泽大学举办的“莫言研究日中学者东京对话会”上,中日双方学者发表论文,并且与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加藤三由纪、研究会秘书长盐旗伸一郎等日方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报为此会议出版专辑,介绍莫言在日本的翻译与流播,2019年12月的会报全文翻译刊载项目组首席专家张志忠《大悲悯与拷问灵魂》会议论文。


张老师课题组日本方面交流:(2020/6/5)

1、学术研讨会:

(1) 2019年4月4日 日本鹿儿岛国际大学(鹿儿岛)

2019年4月4日,由日本鹿儿岛国际大学主办的“东西多元文化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日本鹿儿岛市。大会专设“中国的莫言·东亚的莫言”分论坛,参会者围绕着莫言文学主题思想、创作风格、成长经历、女性形象、文学改编、莫言与大江健三郎文学比较以及莫言文学的海外传播等议题,展开探讨,对莫言文学研究的历史进行回顾、未来进行展望,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

来自日本鹿儿岛大学、鹿儿岛国际大学、名古屋大学、香港大学、台湾东吴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台北市立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云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云南大学、淮南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枣庄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台湾政治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海内外四十余所大学和单位的近百名研究者参会,在学术研讨会上,除莫言文学外,海内外研究者还就中国古典文学,例如杜甫、李白的诗歌;近代文学史上的张爱玲文学、李昂的电影、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苏童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的转型等展开研讨,中国文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其中,张志忠教授在大会开幕式致辞并做了主旨演讲,贺立华教授为大会做了主旨演讲。其他课题组成员在分论坛做发言。

(2) 2019年4月6日 日本中国文学研究会(东京驹泽大学)

在鹿儿岛国际大学的学术研讨会结束后,课题组成员继续赴东京参加由日本中国文学研究会主办、在驹泽大学召开的“莫言研究:中日学者东京对话会”学术交流会。日方参加会议者:加藤三由纪(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和光大学教授)、盐旗伸一郎(驹泽大学 教授)、佐藤普美子(驹泽大学教授)、立松昇一(拓殖大学教授)、斋藤晴彥(中央大学教师)以及东京大学、神户学院大学、首都大学东京、名古屋大学、二松学舍大学、公爱学园前桥国际大学、立教大学、三重大学以及中国同时代小说翻译会、中国女性史研究会(日本)、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东方书店(日本)等高校、单位的研究者、翻译者参会。

交流会上共有中日学者43名代表发言,同时围绕着莫言文学的主题、风格、译介、传播等特点互动交流,提问踊跃,最后互相赠送各自的研究专著、翻译书籍,气氛十分热烈。除莫言文学外,此次研讨会还有研究者对茹志鹃文学、房伟文学等进行探讨。此次研讨会的学术成果,很快中日两国均做出报道,大会的部分论文也很快刊登出来。

※此次研讨会的代表性论文刊登在《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報》、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 [編] (33),2019年12月。如下:

加藤三由紀:莫言『木匠和狗』と陳暁明『"歪擰"的郷村自然史:従『木匠和狗』看中国現代主義的在地性』、掲載誌: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報/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 [編] (33):2019.12。第64-66頁。

齋藤晴彦:小说里的潜意识:以莫言《白狗秋千架》为例 (莫言研究日中研究者東京シンポジウム特集)、掲載誌: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報/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 [編] (33):2019.12.第15-24頁。

張志忠:大いなる悲憫(ペイミン)と魂を問うこと (莫言研究日中研究者東京シンポジウム特集)。掲載誌: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報/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編] (33):2019.12。第3-14頁。

这次学术研讨会的成果之一,是促使当代青年作家房伟文学在日本的传播,当时参加会议的几位日本汉学家例如盐旗伸一郎教授、立松昇一教授均表示对房伟文学作品感兴趣[1],学术交流结出丰硕成果。

(3) 2020年5月4日-8日 韩国又石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校(釜山)

会议名称:莫言文学国际研讨会,

2020年5月5日 韩国又石大学(延期)

会议名称:莫言研究:中韩日学者韩国对话会(釜山)

2020年5月7日 韩国外国语大学校(延期)

※已经筹备完毕,会议邀请函已发出,邀请函已经到位,但因为疫情推迟至年底。


2、翻译成日文的论文:

(1)张志忠教授论文被日本翻译者翻译成日文刊登:

張志忠:大いなる悲憫(ペイミン)と魂を問うこと (莫言研究日中研究者東京シンポジウム特集)。掲載誌: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報/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編] (33):2019.12。第3-14頁。

(2)课题组成员翻译为日文发表的论文:中译日

孫犁と莫言: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から疎外へ(孙犁与莫言:从认同走向疏离.李宗刚著.文学评论2019年第2期.李光贞、山本幸正)アジア・文化・歴史(日本CSSCI)2020年第2号

世界にどう発信するか―中国文学の焦燥、呉 俊著,李光貞、康上贤淑(翻訳)鹿児島経済論集、第60巻、第1号、2019年7月。


3、正在翻译中的三篇莫言相关论文,预定2020年秋季刊登在日本“アジア・文化・歴史”杂志上,组稿翻译负责人:李光贞教授

张志忠教授:在叛逆、颠覆、解构中重构文化记忆和审美经验

杨守森教授:莫言小说与高密文化

丛新强教授:论鲁迅《铸剑》之于莫言的意义


4.被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收藏本项目组成员著作:

《莫言论》张志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莫言论》(张志忠著,北京联合出版社2012.12)

《海外莫言研究》(宁明编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年(莫言研究书系));

《莫言研究三十年》(杨守森、贺立华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年 (莫言研究书系));


5.日本网上书城售卖的课题组成员中文版图书:

(1) 张志忠的《论莫言──红高粱上飞翔的自由精灵》(电子书版),2018年6月12日在台湾秀威资讯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后,马上就出现在日本的网上书店“Rakuten bブックス(书店)”上售卖[2],定价905日元,语言信息一栏写的是Chinese;

(2) 王西强著:“‘讲故事’的‘人’:莫言小说敘事视角和人称机制研究”;「講故事」的「人」:莫言小说敘事視角和人稱機制研究,台湾秀威资讯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18年6月1日。

(3) 2017年度,项目组成员王西强的专著《莫言小说叙事研究——一种基于叙事视角和人称机制的文本细读》和张志忠的专著《论莫言》分别由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出版发行,这对推动莫言作品在台湾及海外的传播及研究有积极作用。

(4) 科研推动教学,作为慕课配套教材,张志忠《莫言文学十三讲》2020年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四、出成果,育人才。

      本项目的成员构成,以资深学者领衔各子项目,以青年教师为主力,项目和子项目负责人在进行自身科研的同时,带动团队成员,帮助他们定选题,改论文,推荐论文发表,在推出项目阶段性成果和结项成果的同时,也使团队成员在学术研究上得到较大提高,从青年教师到硕博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为莫言研究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丛新强、宁明、李彦文三位中青年教师在项目组研究成果丰硕,晋升为教授;两位毕业未久的博士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有5位参与项目组活动的本科生获得保研资格并且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深造;有3位本科生的莫言研究论文发表在C刊《文艺争鸣》上。结项成果11部论著中,出自青年教师之手的有7部,都是几经打磨逐渐成熟的。其中的第一次项目组审稿会,青年教师提交书稿共8部,通过3部,第2次项目组审稿会,提交书稿3部,通过1部,可见严把质量关的重要性。

[1] 目前,立松昇一、李光贞翻译的房伟的《中国野人》预定2020年8月,刊登在日本《小说导热体》杂志

上;盐旗伸一郎的论文“《中国野人》解读,已经由李光贞翻译成中文,刊登《青年思想家》2020年第5期上;同时,盐旗伸一郎也已经将房《中国野人》列入计划,预定2021年出版。

[2] 见https://books.rakuten.co.jp/rk/39be9b4a632f313da72943e24c42c142/  。



五、本项目研究的整体框架及价值指向:

     “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课题内含的总体问题是:作为从乡村大地走来、喜欢讲故事的乡下孩子,到今日名满天下的文学大家莫言,作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之情感脉动的新时期文学,作为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被动地卷入现代性和全球化,转而变被动适应为主动求索中华民族独立和复兴之路的进程的描述者和参与者的百年新文学这三个层面上,在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做出哪些尝试和探索,结出哪些苦果和甜果,建构了什么样的中国的文学形象和文学的中国形象?百余年的现代进程所凝结的“中国特色中国经验”,如何体现在文学之中?在讲述中国故事的同时,它塑造了怎样的自身形象?它做出了哪些有别于其他国家、民族文学的独特贡献而令世界瞩目?

      针对上述的总体问题,建构本项目的总体框架,是莫言的个案研究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和百年中国新文学的创新变革经验和成就总结相结合,多层面地总结其中所蕴含的“中国特色中国经验”,通过个案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重点突出,问题意识鲜明。我们认为,莫言的文学创新之路,与个人的不懈探索和执著地求新求变并重的,是与新时期文学和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的宏大背景和积极推助分不开的,而世界文化的激荡和本土文化的复兴,则是其变革创新的重要精神资源。反之,莫言的文学成就,也是新时期文学和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的重大成果,并且以此融入中外文化涌动不已的创新变革浪潮。

本项目的整体框架,是全面考察在世界性和本土性的文化资源激荡下,莫言和中国文学的变革创新,总结新时期文学和百年中国乡土文学所创造的“中国特色中国经验”。这一命题包括两条线索:三个板块,四个子课题。

      两条线索,是指百年中国新文学面临的两大变革。百年中国新文学,其精神蕴含,是向世界讲述现代中国的历史沧桑和时代风云,倾诉积贫积弱面临灭亡危机的中华民族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踏上悲壮而艰辛的独立和复兴之路,和民族情感、社会形态的跌宕起伏的变化的。同时,百年新文学,自身也是从沉重传统中蜕变出来,在急骤变化的时代精神和艺术追求中,建构具有现代性和民族性特征的审美风范。前者是“讲什么”,后者是“怎么讲”。这两个层面,对于传承已久的中国文学,都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表现内容变了,变现方式也变了,都需要从古典转向现代,表述现代转型中的时代风云和心灵历程。

      所谓“中国特色中国经验”,并非泛泛而言,是强调地指出莫言和新时期文学对中国农民形象的塑造和理解、关爱和赞美之情的。将目光扩展到百年中国新文学,自鲁迅起,就是把中国乡土和广大农民作为自己的重要表现对象的。个中积淀下来的,是以艺术的方式向世界传递了来自古老而又年轻的东方国度的信息,显示了正在经历巨大的历史转型期的“中国特色和中国经验”。而且,其中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就是中国农民在现代转型中一次又一次地迸发出强大的、蓬勃的生命力,在历史的危急关头,如抗日战争,是农民组成的武装,战胜了装备精良的敌人。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民自发地包产到户,乡镇企业的勃兴,和农民工进城,都具有历史的标志性,根本地改变社会生活的面貌,改变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自身——这些改变,恐怕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为重要最为普遍的改变。

      中国文学自身的变革,也是颇具“中国特色”的。古人云,若无新变,不能代雄。今人说,创新是文学的生命。这是就常规意义而言。对新时期文学而言,它有着更为独特的蕴涵。新时期文学,是在“文革”造成的文化断裂和精神荒芜的危难中奋起突围。这样的变革创新,不是顺理成章的继往开来,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另起炉灶,起点甚低,任重道远。由此,世界文化和本土文化资源的发现和汲取,就成为新时期文学能够狂飙突进,飞速发展的重要推力。百年中国新文学的起点,五四新文学运动,同样地,它不是有数千年厚重传统的古代文学的自然而然的延伸,而是一次巨大的断裂和跳跃,它是在由西向东席卷而来的、伴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扩张而来的世界文化、世界文学的启迪下,在对传统文学、传统文化的彻底审视和全面清算的前提下,是在与传统文化的紧张对立之中,又从中获得本土资源,破土而出,顽强生长,创建自己的现代语言方式和现代表达方式的(有人用“全盘性反传统”描述五四新文学,只见其对传统文化鸣鼓而攻之的一面,却严重地忽略了那一代作家渗入血脉中的、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因此,我们的研究,就是以莫言的创新之路为中心,在世界性与本土性的中外文化因素的交汇激荡中,充分展现其重大的艺术成就,揭示其与新时期文学和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的内在联系和变革创新的“中国特色中国经验”,为推进21世纪中国的文化创新和走向世界提出新的思考,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个板块:为了使本项目既有深入的个案研究,又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在微观和宏观研究的不同层面都作出新的开拓,本项目设计有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的三个版块,“莫言文学创新之路研究”;“以莫言为中心的新时期文学变革研究”;“从鲁迅到莫言:百年中国乡土文学叙事经验研究”。

四个子课题:在上述三个板块外,为了凸显中外文化和文学资源之于新时期文学变革的重要意义,特设立“莫言及新时期文学变革与中外文化影响研究”的专题研究,共计有“莫言文学创新之路研究”;“以莫言为中心的新时期文学变革研究”;“莫言及新时期文学变革与中外文化影响研究”;“从鲁迅到莫言:百年中国乡土文学叙事经验研究”四个子课题。


六、结项成果10部专著、1部论文集简介


本项目分为四个子项目,完成结项成果为专著10部,论文选集1部,共计280万字。


1、子课题一“莫言文学创新之路”包括3部专著。

(1)张志忠著《莫言文学世界研究》,分为几个部分:其一,对莫言的重要作品进行饶有新意的解读,从成长心理学角度论证莫言的乡村劳动经验对其一生性格养成的重要意义;通过《白狗秋千架》与《雪国》的对读,描述其高密东北乡文学领地的建立过程;论述莫言小说从画面、意象到仿戏曲、章回小说,从视觉中心到声音中心的转换,从新闻事件到生发为长篇小说所进行的艺术营构,等等。其二,对莫言创作的若干重要命题加以重点阐释:张扬质朴无华的农民身上生命的英雄主义与生命的理想主义;莫言的话剧作品《霸王别姬》《我们的荆轲》对司马迁的激赏与追摹;莫言四十年创作中从“形”到“神”、一以贯之地对鲁迅精神的继承与拓展,对鲁迅《铸剑》的反复摹写,对“药”“疗救”和“看与被看”命题的自觉传承;莫言的大悲悯、拷问灵魂与对“斗士”心态的批判;莫言精心描写乡村中农业时代各种劳动技艺所氤氲的劳动美学及其对现代异化劳动的悲壮对抗;莫言小说的时代感,莫言笔下的百年历史风云,及其与韩少功、苏童等处理时代性的比较等。其三,总结莫言研究的进程,提出莫言研究的新的创新点突破点,其中讲到莫言作品的文学地理学和莫言的文学阅读史研究,都得到青年学者的及时回应,并且有了积极的论文发表成果。作为本书压轴之作的《大奖纷纷向莫言》一文梳理莫言创作道路上叠次荣获中外各种文学文化奖项及颁奖词的信息,从经典化的动态过程,对莫言创作在中外不同语境中的释读进行有趣的对比,描述其赢得世界性声誉的内在原因。这一部分单独发表后,曾获《当代作家评论》年度优秀论文奖,并且被《新华文摘》网络版转载。


(2)李晓燕著《神奇的蝶变——莫言小说人物从生活原型到艺术典型》,几经修改,命意得到很大提升。作者是莫言的同乡,山东高密人,确立本项目之初,是想要借助地利之便,做田野调查,发掘出莫言小说中的人物所来自的现实生活原型,在构思和写作中几经提炼,乃有现在的模样,不是仅仅满足于对现实生活原型的索引钩沉,而是以此为前提,考察其从现实来源到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生发,进一步探索莫言塑造人物的艺术特性,怎样从生活中的人物片断到赋予其鲜活的灵魂与秉性,完成从蛹到蝶的神奇变化。

      李晓燕指出,人物是莫言小说的核心与灵魂之所在。莫言立足于高密东北乡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谱系,在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莫言小说中的大部分人物在高密历史以及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其原型,研究这些原型与莫言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更为深入地把握莫言小说创作的规律、成功的奥秘以及人物形象的独特价值。

      本书为共分八章,第一章概括介绍莫言小说人物原型的文学演变背景、特征规律、思想艺术价值,从第二章到第八章则选取了莫言小说中的七组主要人物进行原型分析。这七组人物分别是代表着民间土匪英雄的《红高粱家族》中的余占鳌,代表着民国官员形象的《红高粱家族》中的高密民国县长曹梦九,代表着高密民间艺人形象的抗德英雄《檀香刑》中的孙丙,代表着大地母亲形象的《丰乳肥臀》中的母亲上官鲁氏,代表着父亲形象的西方传教士《丰乳肥臀》中的马洛亚牧师,代表着民间妇产科医生形象的《蛙》中的姑姑万心,以及莫言以自身为原型塑造的黑孩、莫言、蓝解放、上官金童、蝌蚪等,这些人物形象基本涵盖了莫言最主要的小说作品,贯穿了中国百年的历史变迁。针对这七类主要人物以及他们的生活原型,本书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对每个人物原型的研究,都是先分析莫言笔下的人物形象,再考查这些人物的生活原型,然后再分析从原型到小说人物的文学演变,最后分析莫言笔下人物形象超越原型的思想艺术价值。本书深入探讨了莫言是如何利用人物原型进行小说人物创作的,通过对其由生活原型到小说人物演变过程的归纳分析,把握其文学演变的规律。在结语部分,总结了莫言小说原型人物的谱系化以及莫言小说人物创作的精神走向等。

      莫言在人物创作中汲取了生活源泉以及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人物创作之精华,他将深厚的乡土情怀以及对人类永恒的爱恨、生死、善恶等主题的深刻揭示皆倾注进他的小说人物创作之中,令其笔下的小说人物实现了神奇的蝶变——既超越生活原型,又超越时代、超越故乡,成为世界文学殿堂中熠熠生辉的典型艺术形象。莫言用生花妙笔构建起他的高密东北乡人物谱系,亦用最本真最质朴的方式重构原型人物,刻画出高密人物风骨,也写出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生命传奇。精彩独特的原型人物创作点亮了神奇丰饶的高密东北乡,也成就了世界的莫言。


(3)丛新强著《莫言长篇小说研究》,是对莫言小说创作中最为重要的长篇小说体裁的深度研究。如果从1981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算起,莫言已经著有近百篇短篇小说、二三十部中篇小说、十一部长篇小说,并有话剧剧本、散文、随笔、影视文学剧本多部以及诗歌若干。尽管自己走的也是短—中—长的写作道路,但莫言更钟情于长篇小说,尤其看重一上手就是长篇巨著的作者。在其《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一文中,莫言开宗明义:“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也是这伟大文体的尊严。”应该说,莫言对于“长篇小说”的理解与阐释具有文体自觉意识和理论贡献价值。进而,莫言在描述自己的文学道路之时显然也是把“长篇小说”作为讲述的重点对象。

      古今中外的文学精神在莫言这里都有所吸收,成为其创作的重要资源,也成就其独特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又是其自省自觉的所谓的“鲸鱼精神”。莫言是有着明确而深刻的文学思想的作家。他不是从一般的社会意义上或者人性意义上来谈论文学的价值,而是从文学的“超越性”特质来理解文学的存在。在不同场合,莫言一再表达其鲜明的文学立场——“真正的文学,应该是超越了党派和阶级的狭隘利益,超越了国家和地区的封闭心态,应该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用一种哲学的、宗教的超脱和宽容,居高临下地概括社会生活的本质,对人类精神进行分析和批判”。对照其创作,莫言显然是典型的具有自觉超越意识的作家,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是源自现实又超越现实,博采众长又超越既有文学格局之作。比如,《红高粱家族》的超越“抗日战争”题材文学的既有套路,《天堂蒜薹之歌》的超越“蒜薹事件”的新闻冲击波,《十三步》的超越揭露“教育领域”之荒唐悖谬而直指人心,《酒国》的超越“案件侦破”而复现鲁迅“吃人”命题,《食草家族》的超越“天灾人祸”,《丰乳肥臀》的超越“革命伦理”,《红树林》的超越“珍珠情结”,《檀香刑》的超越“残酷刑罚”,《四十一炮》的超越“肉体欲望”,《生死疲劳》的超越“土地革命”和农村集体化运动,《蛙》的超越“计划生育”困境进入灵魂拷问……在超越之后,都是回归到永恒而普遍的“人性”。莫言创作中所谓的自由精神、狂欢精神、民间精神等等无不与其自觉的超越意识有关。它代表着文化的另一面所具有的离心力量和语言杂多的复杂特性,是对中心意识形态话语所惯有的向心力量的对抗和制衡,是对个体生存价值和人类生命意识的全面解放。

      莫言曾经有意识地强调“为老百姓的写作”和“作为老百姓的写作”的区别,并把坚守后者立场作为自己的写作追求。只有立足这样一种真正自我的写作,才能突破个体而达到对人类命运的关照。当个人的精神痛苦与时代精神痛苦一致时,就会产生同时具有社会和时代意义的真正伟大的作品。他主张,作家应该站在人类的立场上进行写作,应该为人类的前途焦虑或担忧,苦苦思索的是人类的命运,应该把自己的创作提高到哲学的高度,这才是有价值的写作。这种哲学高度,正是普遍人性的揭示和人类共同体价值的关怀。比如,《红高粱家族》的人的本能表现和终极虚无;《天堂蒜薹之歌》的人的生存苦难和生命尊严;《食草家族》的文明衰亡和野蛮循环;《十三步》的生命的错位感;《酒国》的人性的真假难辨;《丰乳肥臀》的超越任何立场的生命本源;《红树林》的权力人生的异化;《檀香刑》的人生如戏及其如醉如痴;《四十一炮》的欲望人性的无言;《生死疲劳》的悲悯人生和放下一切;《蛙》的生命的唯一和救赎的虚妄。莫言曾说,“高密东北乡是在我童年经验的基础上想象出来的一个文学的幻境,我努力地要使它成为中国的缩影,我努力地想使那里的痛苦和欢乐,与全人类的痛苦和欢乐保持一致,我努力地想使我的高密东北乡故事能够打动各个国家的读者,这将是我终生的奋斗目标”。与“超越性”写作密切关联并一脉相承的,正是这样的“人类性”的终极关怀意识。

      丛新强《莫言长篇小说研究》开莫言长篇小说专题研究全面深入之先河,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逐一解读莫言的11部长篇小说,尤其是学界关注较少的作品,每有新见:《红高粱家族》中的“抗战”是求生存意识的本色农民的抗战;《十三步》尽管有意识地进行文体实验,但其核心意旨仍然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元素;《食草家族》是莫言写作灵感的集中爆发,隐含或者奠定了后来创作的诸多元素甚至思想资源;《生死疲劳》的创作起于《聊斋》资源之“地狱伸冤”,兴于民间伦理之“修身向善”,终于《红楼》精神之盛衰荣辱的变迁及终极虚无。



子课题二 “以莫言为中心的新时期文学变革研究”的两部书稿也有独到的选题与阐述它们是江涛《从“平面市井”到“折叠都市”——新时期文学中的城市伦理研究》和王春林《新世纪长篇小说叙事经验研究》。

      如果说,莫言的创作基于年深日久的乡村生活经验,用时下流行的术语来说,是属于“前现代”的农业文明形态,那么,1970年代末期开始的社会—历史的巨大转型,就是从农业文明形态向现代文明的急剧行进,其最鲜明的标记就是大规模和高速度的城市化;它不但是近40年间中国社会生活最重要的改变,也把亿万农民吸引到城市,参与城市建设,将自己的身份转化为游徙于城乡之间的“新工人”。城市化的大规模推进,则改变了城市人的生活形态和价值选择,建立和完善新的城市生活伦理。相应地,如许多研究者指出,对于城市风情的书写,正在逐步挤占乡土文学的地盘,成为文学的新状态,成为我们总结莫言创作和中国文学核心经验的新视角。


(4)江涛《从“平面市井”到“折叠都市”——新时期文学中的城市伦理研究》将伦理学引入文学叙事研究,考察新时期以来城市书写中的伦理现象、伦理问题、伦理吁求,及其文本背后作者的伦理立场。本书稿分为六个部分,除绪论外,正文部分共四章,采用的基本研究策略是,在文学伦理学视域下考察文学书写对象的伦理内涵及其与创作主体的关系,即以文学中的城市空间为基点的现象学研究,到不同空间中不同阶层的市民异同的伦理诉求的转变,再到文学叙事应对城市伦理转型后伦理立场和伦理困境的思辨,具体如下:


第一章,借助京都学派对“宋代近世说”的研究,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存在着一个偏离于政治社会之外的市井空间,在结构和功能上与黑格尔所论及的西方市民社会有着某种跨时空的相似性,由此论证出具有商业雏形的市井本身内藏着某种属于本土特性又贴合西方现代性的伦理特征,这种带有个体享乐意识的市井伦理,迥异于传统伦理的“道义论”,极具私人属性,并且在宋元明话本所开启的市井文学传统中得到广为传递。然而,这种充满世俗风情的市井伦理叙事却在建国后50-70年代的城市叙事中意外“搁浅”,直至80年代初期才得以复现。市井的文学复现,既上承了传统的城市叙事,也下启了后来的都市文学。因此,在对80年代初期的“市井文学”进行细读的基础上,梳理出迥异于50-70年代城市书写中具有私人属性的城市空间,以及与之相契合的“市人”的伦理诉求,即享乐意识的重建,它预示着具有主体性的城市伦理叙事正在复苏。然而这种带有克制和礼数的享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膨胀,变成了难以填满的欲望沟壑,这在王朔笔下有着鲜明的表达。同时,盛行一时的“新写实小说”也开始转向了对个人生存吁求的伦理凸显。

第二章,空间的分野是90年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直接后果,不仅是原有的城乡空间继续对立,更包括了城市内部由阶层所引致的空间分野,以及中心城市与二、三线城市之间的空间分野等。若将现实引渡到文学中则必然造成了叙事的空间转向和伦理吁求的多元。基于“人是空间性存在者”这一命题出发,本章主要考察的是文学如何对不同的城市空间进行想象性的建构,即市井空间、异托邦空间和缝隙化空间这三类空间的阐释、塑型和情感体验,并分析和把握其内部异同的伦理诉求。

第三章,基于伦理学研究和批判的对象是有关正义和善恶现象做道德性评价这一前提,本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将城市视为一种影响正义和善恶的独特、整体的伦理形态,纳入到大卫·哈维的空间学的批判视野内,以探讨城市的空间模式与道德秩序的隐秘关系。首先,通过细读,发现城市书写中的空间形态显影着失序的现象,并引致了“非正义”的伦理导向;其次,结合文本考察空间失序的普遍成因,即政治权力和商业资本主导下的空间构型;最后,以郝景芳的《北京折叠》为个案研究,从空间折叠的伦理隐喻与市民伦理诉求的矛盾两方面揭露由“城”到“人”双重的伦理悲剧。

第四章,80年代是城市滑向“非正义”的时间节点,这在文学城市中一览无余,伦理的转型促使文学在面对现实的同时仍需要符合自身规律的介入角度,因此,作家在面对城市伦理转型的立场和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章回归文学研究领域,借用聂珍钊先生所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判”为方法论,考察文学与创作主体的关系,即作家的立场和责任。将80年代以来的城市叙事视为一种新的伦理范式,在面对城市伦理的转型时主要呈现出了由矛盾冲突到逐渐认可的特点。因此,本章节从精英立场、市民立场和人类立场三个层面,考察文学作品背后,作家的伦理立场、伦理倾向,以及所面临的伦理困境。


余论部分,以“伦理学视野下城市书写的思考和启示”为题,从伦理向度、价值意义和局限反思三个方面对80年代以来城市书写进行相关的梳理和总结,同时,也是对本论文的正文部分所做的总结和归纳。


(5)王春林《新世纪长篇小说叙事经验研究》现实生活中城市化大潮汹涌澎湃,文学创作体式中,长篇小说占据文坛中心,也是当前的重要现象。社会—历史巨大转型,人们的生活和命运,都脱离常规,都随之产生激烈变化,风云激荡的百年历史,构成当下长篇小说创作的主要表现对象。王春林《新世纪长篇小说叙事经验研究》就是因应这一现象,总结长篇小说艺术创新成就的。作者从时代与文学的互动关系入手,在对新世纪以来数百部长篇小说的快速追踪深入解读的基础上,讨论其日渐丰富多彩的叙事方式:


虽然失去风头正健少人关注但仍然顽强探索前行的先锋文学叙事,在现实主义创作之侧,印证其活跃的生命力;

在“新历史主义”视野下回望历史风云的抗战叙事、革命叙事、文革叙事,花样翻新,更新着人们的历史思考和艺术审美习性;

规模宏大卷轶浩繁的史诗性追求,被许多作家视作努力方向,显现出百年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丰富和广阔,显示出作家对宏大历史感和壮阔的艺术结构的自觉性;

在全球化的时代,以方言为依托的地域性叙事,强悍地显露出对网络环境下语言的格式化简一化的积极反抗,是以民间化地域化持守特定文化的自觉努力,不仅是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更有着弘扬民族和地域文化传统的深刻意义……


      此外,探索心灵奥秘的精神分析学叙事,穿越阴阳两界的亡灵叙事,从边缘反观中心的边地叙事,引领时代潮流的大上海叙事,倾诉底层民众诉求的底层叙事,刻镂时代苦魂的知识分子叙事等,都在本书稿中加以专章论述,由此见出新世纪长篇小说艺术创新的诸多方面。作者视野开阔,笔力厚重,对动辄年产量逾数千部的长篇作品做出全景扫描,重点筛选和论述的长篇作品近百部,不乏名家,也发掘新作,涵盖力惊人,尤以先锋叙事、亡灵叙事、精神分析叙事、边地叙事等见长。


子课题三“莫言及新时期文学变革与中外文化影响研究”的成果最为丰富,有4部书稿。


(6)樊星等《莫言和新时期文学的中外视野》立足于全面、深入地梳理莫言在兼容并包世界文学与中国本土文学(从古典文学到民间文学乃至“十七年文学”)方面表现出的个性特色与成功经验。著者指出,和许多青年作家一样,莫言在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同时,较早地产生“逃离”其影响、在上下求索中多方“突围”的多变心态,对世界著名作家的青睐和追随,逐渐产生疏离感,开始独立不倚的创作个性的自觉追求。同时,他博取古代文学、民间文化及“十七年文学”的丰富遗产为己所用的开阔胸怀。

      本书稿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讨论莫言与中外文学的关联性。在莫言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上,分别论及莫言与福克纳、马尔克斯、略萨的传承。莫言与福克纳和马尔克斯,是研究成果较多的,本书稿另辟蹊径,如莫言《红高粱》与福克纳《熊》的比较研究,不知是梳理前者对后者的效法,也阐述《红高粱》对《熊》的逃离。对莫言与略萨的关联性,从《酒国》与略萨的《胡利亚姨妈和作家》之叙事结构入手,也是道他人所未道。莫言与本土文学传统,则是从莫言与明清传奇和笔记小说两大流脉的渊源,莫言与《聊斋志异》的本土魔幻精神,莫言与共和国初期十七年的革命小说的叙事结构等方面展开。下编在此基础上做了新的拓展,话题更为灵动多样,论及的内容有:莫言及其他山东作家笔下所写山东地域的神秘文化,从作家个性与共性的两个层面寻找作家创作的奥秘所在。莫言创作与后期印象派绘画的关系,梵高、高更等画家的色彩、意象和画面感怎样地启迪了莫言。莫言与大众文化,从影视改编、市场营销到网络热议众声喧哗,这是研究者较少关注却又非常重要的一面,用文化研究理论解读起来别有风味。莫言小说中的河流叙事,既是依托于山东高密的地域特征,又表现出作家排阖纵横肆意想象的张狂。莫言的文学批评,是进入其创作的一条线索,包括其创作自述,也包括他对中外文学作家作品的评点;通过寓言化方式进行批评,源自庄子,也成为论者对莫言的文学批评的独家发现。身体叙事近年间是一个比较热烈的话题,莫言的身体叙事进入本书稿的研究,而且借助于福柯的规训与反叛理论的引导,对文本的阐释具有了新的高度。


(7)张相宽《莫言小说创作与中国口头文学传统》指出,从口头文学传统入手,才能更好地理解莫言小说。第一章从莫言自诩“讲故事的人”,进入莫言的小说世界与中国口头文学传统的深度融合;口头文学是文学的真正起源,不但是小说,诗歌也有从口头到书面的演化过程。论者指出,从莫言少年时代听说书人讲故事,再回到家中对家人转述这些故事的经历,作为其创作的准备,这些先决条件让莫言对口头讲述和演唱的文学创作,具有不可磨灭的印象,也让“逃离”福克纳和马尔克斯转而追求本土文学传统的莫言,有了新的参照和模版。论者对莫言小说中采用的口头文学素材和样式,进行了分类和统计,为进入深层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第二章对莫言小说中插入的80则民间故事(包括荤故事)的引用方式、叙事功能和审美特征进行了研究,也揭示这种引用的不足与缺失。第三章阐述莫言对说书体的运用,对“类书场”的建构与异变,说书人口吻有客观性的故事叙说也有主观评判,叙事人在故事内外跳进跳出,边说边评,以及故事所倚重的英雄传奇、绿林传统情节因素和语言特征等,由此得到的叙事中最大的自由感,说书人的滔滔不绝汪洋恣肆。第四章对莫言小说中引述的俚谚俗语、民间歌谣及民间小戏进行了全方位的搜阅和分析;对民间歌谣中的情歌和童谣尤为深入解析,发掘其蕴含及功能;对莫言小说中的“戏中戏”,《檀香刑》的拟戏剧等文体特征加以剖析。第五章对莫言小说创作对乡村口头文学之借重,从小手段、“小把戏”经过反思与重构达到“大结构”的叙事转向进行了总结,对莫言与赵树理对乡村口头文学的借重进行比较分析,展示其时代、视野和个性之间的异同,着眼于赵树理的功利主义文学观念和莫言的乡土本色审美创造的分野。在“余论”中,阐述莫言创作中对世界性、民族性和乡土性关系的理解与探索,进一步深化了本著作的命题。


(8)莫言与福克纳的师承关系,莫言自己供认不讳,研究者也做了许多探讨。陈晓燕《文学故乡的多维空间建构——福克纳与莫言的故乡书写比较研究》独辟蹊径,全力聚焦于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文学领地和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文学王国的建构与扩展,采用空间叙事学、空间政治学等空间理论方法,从空间建构的角度切入,比较、分析两位作家建构文学故乡地理空间、叙事空间、情感空间和历史空间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深入分析、发掘造成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深层原因,在比较对照中凸显莫言小说的创新性和独特性,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中心辐射式”布局与“散点式”布局、自然空间书写的神格化与人格化、“撕裂”书写与“责罚”书写等富有创新性的观点,对于深入研究和探寻世界视野下中国文学的发展与变革路径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福克纳和莫言的少年成长记忆,他们与土地的关联,少年时期的孤独感自卑感及对家族光荣往事的膜拜,他们各自所处的社会历史转型与文学艺术创新大潮,从个人成长、文学语境和历史转折三个层面比较其异同。第二章比较两位作家的文学故乡空间建构,区分福克纳与莫言在建构中的差异:写实与想象,中心辐射与散点透视,家族庄园式村庄院落式。第三章阐述两者建筑空间、自然空间等空间分类:福克纳的白人豪宅与黑人小屋,莫言的村庄杂居与乡土中国,各具民族与历史的特征;福克纳喜欢表现荒野的土地,莫言长写的是农田,这是乡村生活中劳动者和非劳动者的区别;福克纳善写自然的野性,莫言善写人的野性,则融入作家自己的生活体验。第四章是讨论文学故乡的情感空间,阐述两位作家笔下的父母儿女、夫妻情侣、仇恨厮杀天灾人祸等浓郁亲情与创伤记忆,以及他们怀念故乡的深厚情感,“精神之恋”与“生命之恋”。第五章讨论故乡历史空间的建构,家族叙事,家族业绩的创始人,家族中守护生命的女性形象,成为本章的三个要点。


(9)李楠《海外翻译家怎样塑造莫言——<丰乳肥臀>英、俄译本对比研究》以啃硬骨头的精神,将莫言《丰乳肥臀》的两种译本与原作逐行逐页地梳理细读,研究不同语种的文字转换及其中蕴含的跨文化传播问题。我们的研究以正面立论为主,但是其中有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关于莫言和中国作家要不要在作品中讲故事,关于葛浩文的翻译是否美化了莫言,都是被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并且予以相当关注的。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作家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如何处理文学和文化从本民族语言向他国他种语言的翻译问题。如果说,葛浩文的翻译受到了过于热烈的关注和研究,那么,俄国汉学家叶果夫的《丰乳肥臀》翻译却受到不应有的冷落,这和前者成为“话题人物”有密切关系,但是,考虑到莫言在世界诸大语种中,惟有俄语是译本最少的,那么,推荐和研究叶果夫对莫言的研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者具有良好的英语和俄语阅读能力,选取莫言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作为样本,采用翻译学的专业方式,分离出《丰乳肥臀》原文和英俄两种语言译本中的每一条文化负载词、艺术描写负载词,列出所有词条,予以对照分析,考察两位译者在处理译文中重要的文化负载词和艺术描写信息的异与同,充分证明葛浩文和叶果夫两位著名的翻译者对莫言文本的高度尊重和基本忠实,否定了葛浩文美化、拔高了英语世界的莫言的无端指责,对于当下方兴未艾的“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本文也高度评价叶果夫通过脚注方式阐释莫言作品中厚重的历史信息的做法。通过大量的实证性分析,本文指出,《丰乳肥臀》的英、俄译文都是“创造性叛逆”的体现;文化语言差异等原因导致了英、俄译文中的少量误译和信息流失,这在文本翻译中不可避免;英、俄译文的所指和语用都是准确的;英译直译的比例之高证明葛浩文没有改写莫言;英译者“读者中心”和俄译者“原作中心”的翻译倾向各有所长,也与作品译本出版的预期读者有关;这些结论,都是单一语种单一文本的译作翻译研究所难以做出的。

      本文将莫言中文作品与英俄两种不同语言的译作进行比较研究,在学术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如前所述,目前人们大量地关注葛浩文译作,以致葛浩文的莫言翻译成为莫言研究中的一大分支,但是,对单一译者单一译本进行研究,毕竟有“孤证”之嫌,难以服众。中文、英文、俄文三种文本的对读,对研究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其文学的比较、语言的比较和文化的比较,界面更为开阔,论据更为丰富,所做出的结论也更有公信力说服力。


      子课题四“从鲁迅到莫言:百年中国乡土文学叙事经验研究”是本项目中界面最为开阔的,也是难度最大的。百年中国的现代进程,就是乡土中国向现代中国、农业化向城市化嬗变的进程。百年乡土文学,具有最为深厚的底蕴,也具有最为深刻的中国特色中国经验。从研究难度来说,它的时间跨度长,涉及的作家作品众多,要梳理其内在脉络谈何容易。现在完成并且提交结项的是一部专著,一部论文集,略显薄弱。


(10)张细珍《大地的招魂:莫言与中国百年乡土文学叙事新变》从乡土小说发展史的动态视域出发,发掘莫言乡土叙事的新质、贡献及不足,探索新世纪乡土叙事的新命题与新空间,凸显其为世界乡土文学所提供的独特丰富的中国经验与审美新质,使中国乡土作家以更独立、平等、多元的姿态,建构本土性与世界性同构的乡土中国形象,彰显文化自信力。通过考察百年乡土作家如何不断追问乡村贫穷、落后、愚昧的根源,超越城/乡二元对立的价值拘囿,思考全球资本一体化时代,传统农耕文明日渐崩溃后,中国如何以文学叙事的方式重建乡村生态文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本文是一部研究百年乡土文学和莫言创作的叙事学专著,它在“作为政治、伦理与审美结构的百年中国乡土叙事”的宏大视野下展开讨论。第一编为“百年乡土叙事方式的衍变与莫言叙事文体的创化”,论及百年乡土及物叙事与不及物叙事及前者的“目的论导向”,从“大团圆”到“小团圆”的循环图式,比照出莫言自在自洽的不及物叙事,梦幻叙事与梦魇叙事之间的精神平衡术。再一论点是莫言的文体创化,分为 “艺术色情学”:感觉主义与形式主义、 声音的诗学、和泛灵论思维三个要点。第二编为“百年乡土叙事主体的衍变与莫言叙事身份的自觉”,从百年乡土叙事“地之子”的身份衍变入手,区划出莫言有别于诸多乡土文学作家的农民文化和农民精神元视角的特性和丰富性,乡村生命与身体与大地的融通。它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身体:作为大地的触须;大地之大德曰生;生育与成长是莫言着力描写的重要方面。莫言的自我设定,既有“地之子”的身份自觉 ,也会从叙事人的角度分身有术,出现莫言笔下的“莫言”,进行多重叙事的转换。同时,他还巧妙地进行互文对照,对职业的和乡土的艺术家进行深度刻画,形成所谓艺术创作的“元叙事”。第三编从叙事人推进到叙事语法,阐述“百年乡土叙事立场的衍变与莫言叙事语法的新构”。它一是表现在知识分子/农民书写关系的衍变,从“为老百姓”写作到“作为老百姓” 的写作,身段的降低,不仅带来写作的更大自由,也带来农民的强悍生命力;二是表现在城/乡修辞结构的变迁,许多作家刻意彰显 城/乡二元对立的叙事惯性,莫言二元并置的叙事语法使得他笔下的城乡关系呈现更为丰富更为多样,在处理故乡记忆时,莫言 “超越故乡”的意象写作也独具魅力。


(11)张志忠编选的项目组成员论文集《百年乡土文学与中国经验(论文集)》,基于2018年秋课题组主办的《从鲁迅到莫言:百年乡土文学与中国经验》学术研讨会的会议成果,也增补了部分此前已经发表的论文。它的要点有三:其一,勾勒百年乡土文学的轮廓,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和作家群落予以深度考察。其二,对百年乡土文学中若干主要命题,乡土文学与地域文化,以及从鲁迅发端的对“看与被看”的人际关系的透辟描写,乡土文学中的政治权力关系,乡土文学与百年中国现代进程回望,乡土文学的理想主义与乌托邦叙事,生态主义与文化守成论等,作出积极的探索。其三,在方法论上有所探索和创新。这就是在普罗普的民间故事叙述分析、格雷马斯矩阵图式与海登·怀特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的启示下,比照恩格斯提出的历史合力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提倡一分为四,看取现实与文学的丰富复杂的蕴含,拓展研究视野。

      在编选者撰写的《导论》的长篇文字中,指出中国百年乡土文学经验的基本特性,其一是两条线索:文学所面对的时代特征是百年中国从乡土社会向现代文明的剧烈转换,同时文学自身亦需要完成从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转换。这样的双重嬗变,让百年乡土文学凸显其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给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激情与表现对象,也对作家提出进行双重创新的重大使命。

       百年回首,实现这历史转型的主力,恰好是乡土大地上的亿万农民。这些在鲁迅笔下作为被反思被批判的农民形象,在王鲁彦、台静农、徐钦文等早期乡土文学作家笔下大都处于消极软弱地位的农民形象,却在大时代的革命大潮风云跌宕中被召唤出来,登上历史舞台出演新的角色,而且贯穿现代中国巨变的百年历程,其中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就是中国农民在现代转型中一次又一次地迸发出强大的、蓬勃的生命力,在历史的危急关头,如抗日战争,是农民组成的武装,抵御进而战胜了装备精良的敌人。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言,小农生产方式及农民阶级将会在现代进程中逐渐衰减,但中国农民不但在战争年代是冲锋陷阵的主体,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民自发地包产到户,乡镇企业的勃兴,和农民工进城,及至于当下的新农村建设和“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命题,都具有历史的标志性,根本地改变社会生活的面貌,改变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自身——这些改变,恐怕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为重要最为普遍的改变。

      作家对民族命运的担当使得这使命更为庄严,也更加富有个性与变化。自从鲁迅开创中国乡土文学传统以来,百年间几代作家前赴后继,积淀了数量巨大的作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集中地体现为:现代民族浴火重生的总命题及其内在的张力;创造新的自我,新的时代,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向度及回旋;农民和知识分子,成为百年中国乡土文学中的主体形象;宏大叙事与个人悲欢的联接:家国叙事;理想精神、抒情色彩烛照下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交映生辉。由此而深化我们的研究,建立乡土文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叙事模型,是当务之急。《导论》提出若干重要的叙事母题和叙事模型之选取:还乡者和外来人进入乡村:新的因素的进入,看与被看的交叠;生命的故事:生育、成长和死亡;爱恨亲情的故事:爱情、婚姻和女性;压迫、忍受、反叛、复仇和杀头的故事:对抗性冲突的爆发与结局;时间形式与空间形式的故事等,并一一做出具体阐述。总之,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的新创和变革,不仅是属于中国文学的,它也具有世界性的历史意义和文学意义,是其受到世界关注的根由所在。吉登斯说,所谓全球化,就是现代性的全球化。现代性潮流,由西向东,由欧美向东亚,历经数百年,次第展开。中国的特色正在于,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乡村人口占据国民的绝大多数,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活在“鸡鸣狗吠之声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的隔绝状态之中。而且,它还遭遇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战乱频仍、列强鲸吞、外敌入侵,经历了巨大的政治动乱,才走上了现代发展之路。但是,作为后发展的第三世界国家,它却顽强地自我更新,在百年的时间里,挣脱亡国灭种的危机,挣脱落后凋敝的困局,实现了现代民族共同体的建立和经济的腾飞,向现代化强国大步迈进。而中国的乡土文学,正是以巨大的热情和数代作家的接力,表现这一艰难而又辉煌的伟大转折,奔腾着一个古老民族浴火重生的巨大能量和历史激情。这种巨变和激情,体现在一个民族的命运选择,也渗透在乡村中的每一个生活细节中,我们所强调的各种故事,就从不同角度展现出它的意味,文学的变革,基因于历史的变革。

      百年乡土文学,对于中国新文学的潮流导向也产生重要作用。新文学运动初期,文学创作的启示性都是来自欧美俄苏和东瀛日本等国家的文学的,模仿性和创造性学习都面对一个本土化的难题。比如说,以浓郁的心理色彩表现青年学生的人生选择,无论这选择是爱情、婚姻还是反叛、革命,那种内心独白式的抒写显然是非常洋化、“欧化”的。如何把横向移植的外来文学影响化为己有,让它在更为广阔丰厚的土壤中生根成长,乡土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一,它为新文学找到了最为广阔丰富的描写对象,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体认到时代转型的重心所在。其二,它为草创时期的新文学确立了发展的方向,表现乡村变迁,勾勒农民命运,以此引领了后来的文学思潮和作家创作。其三,强调地域方言口语的采用,对于那种“欧化”的长句式,也是一种有力的矫正。

      由此着眼,这部论文集选取了沈从文、四川乡土作家群、萧红、汪曾祺、赵树理、浩然、陈忠实、贾平凹、路遥、张炜、莫言、刘震云、刘醒龙、李锐、迟子建、格非、葛水平等乡土文学重要作家,以及相关的山西、陕西、河南、湖南、四川、东北等乡土文学作家群落,从不同角度对他们提供的文学经验予以深度剖析,并且朝着我们预设的建立乡土文学研究理论与叙事模型的方向做积极的推进。本论文集由于作者的不同,在行文方式、评说角度和价值判断上都各具特色,编选者不做硬性的整一化处理,这也许是回应百年乡土文学异彩纷呈乱花眯眼的一种应对方式。


      “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课题在提出若干学术创新的新命题新论点的同时,我们也在研究方法上有所探索和创新。务实求真,文本细读,大处着眼,一分为四,文化研究、精神分析学、城市空间与地域空间理论、城市伦理学、比较文学研究、口头文学研究理论、文化领导权理论、生态主义、叙事学、文学发生学、文学场域等理论与方法,都引入我们的研究过程,产生良好的效果,推助学术创新。


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成果几经淘洗,炼得真金,在莫言创作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创新经验研究上,取得积极的标志性的成果。

一 学术价值

      在诺奖作家莫言研究上,取得实质性进展:莫言文本解读,莫言与中外文学关系,新时期文学创作经验,百年乡土文学的传承演变,都有可喜的原创性成果。它们对于增强文化自信、以文学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和促进中国文学走出去,都有极好的推动作用。对于当下文坛,也有相当的启迪,鼓励作家在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中创造文学的高原和高峰。

二 应用价值

      由结项最终成果衍生出的面向全国高校学生的两门各32课时的莫言研究慕课《走进莫言的文学世界》《莫言长篇小说研究》,国家开放大学网站播出的一部面向大众的“张志忠讲莫言”30讲,和在高校校园开设的三门相应的莫言研究课程,以及作为项目阶段性成果的近400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的研究论文和近10部专著、论文集,以及10余次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对总结、弘扬莫言和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经验,起到极好的推进作用。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切中诸多热点话题而作为项目结项成果的11部书稿也会在结项完成后出版问世,在文学创作、文学教学与科研中都会产生相当的积极效应。


--山东大学莫言与国际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滨海路72号 邮编:233237 E-mail:congxinqiang@sdu.edu.cn 鲁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