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回到首页

科学研究
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学术工作坊2019年第二期举行
时间:2019年04月28日 14:58 浏览量:

4月26至27日,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学术工作坊2019年第二期在青岛校区举行。此次研讨的主题为“分析哲学的未来走向”。山东大学心智与认知研究所所长任会明教授主持此次工作坊。

复旦大学刘闯教授作了题为《“As if”explanation》的报告。刘闯教授认为,在日常意义或者科学意义上,只有真或者近似真才具有解释力,而科学模型相对于被其表征的事实而言,是理想化或抽象化的,从而并非是完全真的。那么科学哲学中解释模型的解释力的来源何在?首都师范大学陆丁教授和上海大学刘小涛教授对报告作了评议。刘小涛教授认为,在科学模型为真的可能世界中,其律则与现实世界不一致,那么不能证明该模型在现实世界中为真,如果与现实世界一致,那么该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不相似,所以该模型对于现实世界也无意义。陆丁教授则提出,对于只存在氢原子的可能世界,仍然可以与现实世界共享相同的律则,并且与现实世界相似,所以理想化的模型仍然是有意义的。学者们围绕“一个理想化的或者抽象化的模型何以可能与现实世界同构”和“一个在可能世界中为真的律则在现实世界中是否也能被证明为真”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香港中文大学钟磊教授作了题为《The hard problem for soft moral realism》的报告,探讨了伦理学中关于道德事实的弱实在论。钟磊教授表示,弱实在论的观点会遇到一个困难问题,即这种道德形而上学立场何以容纳道德知识。弱实在论者有三种回应方式,即自治性理论、直觉主义、第三要素理论,但是钟磊教授认为这三种回应方式均有缺陷。南京师范大学张子夏教授与南开大学魏犇群教授作了点评。来自清华大学的蒋运鹏教授作了题为《Defending the incompatibility theory of truth-making》的报告,对真理论中的使真者理论遇到的问题作了不相容性理论的立场的论证。他表示,使真者理论认为,所有真命题都有其使真者,而所有存在的东西都是正面的,所以一个偶然为真的负面的命题就有一个正面的使真者。对这个问题有两种解释方式,一种认为与该负面命题的否定命题不相容的正面命题的使真者就是该负面命题的使真者。一种是认为负面 使真者是存在的。蒋运鹏教授就是为前一种理论作了论证。华中科技大学汤志恒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张文俊博士对报告作了回应,他们认为蒋运鹏教授的论证仍然会遇到一些困难,蒋运鹏教授对此一一作了回答。

本次活动是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特别举办的“鳌山”、“纳川”、“三人行”等系列学术工作坊活动中的2019年第二期——“鳌山学术工作坊”,对国内分析哲学的前沿问题作了深入讨论,使与会学者们充分交流了意见,得到了学者们的一致好评。来自复旦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们参会。

学术工作坊系列活动旨在活跃青岛校区的人文社科学术氛围,推动学者、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


【 作者:  来源:   责任编辑:金岩 】

上一条:山东大学举行马克斯·韦伯研究中心和国际莱布尼茨研究中心启动仪式

下一条: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学术工作坊2019年第一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