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回到首页

科学研究
曹苏宁做客第二十一期横渠学术论坛
时间:2024年04月15日 16:28 浏览量:

4月12日,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访问学者、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副会长、广州日报资深媒体人曹苏宁应邀作题为“突出重围——新时代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观察”的学术讲座。论坛由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山东大学中国影视文体研究中心主任周安华教授主持,校内外专家学者及学生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曹苏宁从新媒体时代传播形态的角度出发,在“经营的维度” “路径的维度”“受众的维度”和“科技的维度”四个范畴内,结合传统纸媒及新媒体行业的历史、转向、现状以及实践等,进行深入的学术观察和分析。

在经营的维度,曹苏宁引入媒体经营中的二次销售理论,认为二次销售是媒体传播形态中“看不见的手”。结合传统厚报时代以广告收入抵消亏损差额的历史经验,指出当今传媒行业在盈利模式方面有两个重要转向:一是付费阅读的机制,这种经营模式在保障发行量的前提下,实现了由二次售卖向一次售卖的转向。二是新媒体的免费阅读,是在二次售卖逻辑的基础上更加精准成熟和高效的经营模式。成功的盈利模式应以“完成销售对象的画像”为开端,再据此对“用户群体”进行画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生产并非是媒体传播的全部,专业评判标准对内容质量的把控必须建立在流量的基础上,这也是符合大众传播规律的自然选择。在路径的维度这一层面,曹苏宁通过回溯两级传播理论在传统纸媒报业到大众传媒再到新媒体中的作用变迁,提出如何培育好第二级关系到传播的最终效果,并建议内容生产者与用户之间形成更为直接和密切的联系,提升内容生产的精细度。在受众的维度,指出现今媒体与用户之间的更加强烈的互动关系影响了内容生产、题材选取和呈现形式。以“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和“微社区e家通”为例,他认为构建第二级传播的节点是垂直领域传播的本质特征,强调从纸媒到互联网社交媒体的转型过程中,主流媒体应以非组织化、高关联度的网络社群为基层,关注非主流的、隐性的需求。在科技的层面上,曹苏宁分析了AR、VR、ChatGPT以及Sora等技术手段和人工智能在新媒体产品上的应用,指出文章仍有市场,主流媒体应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影响力。

在交流研讨环节,曹苏宁和与会师生就AI科技颠覆传统媒体权威、媒体传播的去中心化趋势、大众传播与小众传播、用户与内容生产者之间的双向交互关系、如何扩大内容的传播影响力等问题展开讨论。此次讲座为传媒专业及相关跨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带来了宝贵的启发和指导。

文:刘经纬 图:孟阳



【 作者:刘经纬  来源:   责任编辑:何鲁燕 】

上一条:马春光副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

下一条:山东大学赴林芝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调研